凹凸棒石礦物的棒狀晶束納米化解離
中國是凹凸棒石粘土礦的資源大國,但是由于成礦條件的苛刻,天然凹凸棒石粘土存在著一定的礦物學局限性。比如氣候條件、地質環(huán)境與礦床成分的不同,都會影響凹凸棒石粘土的形成、晶體發(fā)育、元素組成等,所以,含量較高、單晶體發(fā)育良好的礦床很少,極大部分的天然凹凸棒石粘土礦物中凹凸棒石粘土的含量都低于50%,通常,在凹凸棒石粘土礦物開采之后,都要對其進行提純處理,將其中的伴生礦物與之分離,同時,在提純過程中減小礦物粒徑,提高分散性,使包含于凹凸棒石粘土聚集體中以及晶體束中間的雜質去除,獲得均勻、完整的凹凸棒石粘土粒子,以便進行工業(yè)化的應用或是進一步的純化與改性處理。
成果亮點
針對凹凸棒石礦物資源特點,如雜質多并夾在其纖維束中,礦粒之間存在相互交叉、包覆,提純難度較大等問題,進行系統(tǒng)分析,確定其組份、形貌以及粒徑分布等物理性能,針對其雜質成分,研究出一種易于對其工業(yè)化提純的綜合改性方法,獲得低成本的納米級凹凸棒石材料,為凹凸棒石后續(xù)的應用創(chuàng)造良好的條件。
蘭州大學
2021-01-12